“CPM 翻了一倍,这样下去准备卷铺盖了。”
7 月堪称海外投放的“烧钱月”。
从亚马逊的 Prime Day,到 TikTok Shop 美区大促、TEMU Week、SHEIN 夏促、Walmart Deals,整个流量市场都在围着大促转。
结果呢?无论你是卖货的,还是身处 2B、医疗保健、旅游等市场,CPM 都在蹭蹭涨。
现在,促销节点陆续退场,流量热度冷却,但投放成本却未应声回落。
预算怎么调、素材怎么变、平台节奏该怎么把控,这些问题重新摆上桌面。
我们调取了 6 月至今的广告投放数据,对比了电商和非电商行业的变化趋势。直观的结论是:广告总量下滑,新素材更新放缓,头部站点也在收缩投放量。
回归常规投放前,策略逻辑亟需重新梳理。
投放刹车,不止于“降温”
从素材量级来看,广告主正急速踩下刹车。
GoodsFox 数据显示,7 月上旬,Facebook、Instagram、Google、TikTok 等 10 大投放渠道,广告素材峰值突破 1000 万条,进入 7 月下旬,这一数字降至 666 万,环比下滑超 33%。
同步下滑的,还有“新素材”占比。旺季高峰时,新上线广告素材占比达 32%,而最近一周已跌至10%的低谷。
大促周期拉长,是关键因素之一。
今年亚马逊 Prime Day 首次从 48 小时延长至 4 天,TikTok、TEMU、 SHEIN 等“中国特色”平台的促销期一如既往的长。
为适配长周期促销,商家普遍采用阶段式投放:前期预热、活动主推、最后冲刺。大促一结束,这类节点型素材便集中撤下。
平台差异同样显著。
大促期间,TikTok 的新广告素材占比接近三成,到了7月下旬,却降到了 17.5%。
其信息流节奏快,创意生命周期短,天然要求广告主高频更新素材,用户也深度依赖这一机制。
相比之下,Meta 和 Google 的节奏相对平稳,一部分独立站选择直接降低频次、稳定投放;另一部分则借势推进中后链路广告(如复购、再营销)。

Meta 系新投素材,来源:GoodsFox
谁在借势发力?
大促期间,广告投得最猛的还是电商站点,尤其是 DTC 品牌。
根据 GoodsFox 数据统计,投放量排名靠前的 5 个品类是:美妆个护、服装、保健、珠宝及衍生物、食品饮料。
美妆个护和服装客单价适中、物流友好、促销转化强,常年跑在前头。
过去几个季度,保健、珠宝品类的投放都在持续增长(详见 GoodsFox 历史报告)。它们的共同点是:高毛利、需求清晰、内容适配性强。
例如,功能型产品(抗压、助眠、减肥)在内容中更容易制造“痛点钩子”并引起共鸣,转化链路也短。
但现在,这两个类目的广告投放量已经跃居头部,像 Happy Mammoth 这个保健品牌,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打法和内容模板,投放密度高、素材迭代快。

Happy Mammoth 在投素材,来源:GoodsFox
市场被验证,模式可模仿,也意味着用户被“教育”得更快,素材疲惫周期缩短,品牌需要更强的差异点才能脱颖而出。
而食品饮料此前投放量并不突出。保质期短、sku 分散、物流时效要求高,导致 DTC 食品难以规模化放量。
但这次确实投得更多了,一个可能的原因是,海外本地电商能力正在补课。欧美的冷链仓、前置仓、物流网络在这两年明显提速,尤其是在“关税战”背景下。

食品饮料热投商品,来源:GoodsFox
刘强东今年关于国际生意的观点颇具代表性:
“我坚定地认为跨境电商的模式长期来看不可持续……此外,跨境电商只能卖便宜货,便宜货严重影响我们国家的形象。”
换个角度说,如果用户能在本地实现半日达,为什么还要为了便宜等三周?
不过,还是有上大分的品类——运动与户外。
6-8 月是欧美暑假出游高峰,尤其是欧洲人,热衷于露营、徒步、房车等“低消费、长周期”户外活动。这次大促就有 EVENTYR SPORT、Berger Camping 等品牌在造势,聚焦于户外装备、服饰、防晒、防虫等细分产品。
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节点:返校季(Back-to-School Season)。
在美欧,返校季通常从 7 月底开始,持续至 9 月初(具体时间因州/学区而异)。广告投放需提前 2-3 周启动,覆盖书包、服饰、文具、电子产品等采购需求。
不要等了,现在就是启动返校广告的窗口期。
怎么投才不亏?
在高成本、低转化期,怎么调整打法,不亏钱、少试错。
第一,把控节奏优先。
大促结束后,节奏应该由内容驱动,而不是预算惯性。没有明确促销节点时,可以适当控频,让投放回归常规强度。
第二,调整投放中心。
阶段性素材撤下后,需要重组人群与素材——
哪些留存人群值得复投?
哪些内容还在有效期?
将预算集中在冷启动期的余热上,比盲目扩投新客要更划算。
第三,适应平台节奏。
TikTok 的转化窗口缩得最快,素材消耗也快,可以适当压低预算,进行内容测试。
Meta 竞争缓和,适合逐步拉回品牌曝光,而 Google 搜索需求整体趋冷,短期适合防守型投放,稳定基本盘。
现在拼的不是力度,而是分配和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