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,这些“糟粕”终于传出去了。
最近就有一个中国人,在美国翻拍土味短剧,票房突破七千万,而且,美国用户的付费率,居然是国内的五倍。
第二是追踪。
BigGlobalTravel 作为前台,可以埋点,定制跳转规则,根据设备、地区、语言去分发。
第三是洗白。
广告平台看的是整条链路:账号、域名、内容、跳转页面,哪一环出问题都有可能被封。
像 Google Ads、Facebook Ads 这种老牌平台,账号行为、落地页质量、历史投放记录都会纳入监控。就算被查,也能甩锅给“上游内容站”或“外部转化站”,出事了再换一换,完全是消耗品的思路。
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?
你刷到的抖音广告,也是这个套路。用小说、小游戏、短剧吊你胃口,后面跳到毫无联系的小程序上。再比如,小红书用抽象文案起号,或关闭评论区,等流量上来了,再偷偷换图改软广或挂链接。
“马可婷”(marketing)的千层套路,招越俗套越管用。
二、一场纯粹的跑量生意
广告要跑起来,结构设计还得要狠。
“她哭着说出一个秘密……”“他不知道,面前这个人是他的……”
“卡米拉终于开口,对查尔斯说出关于戴安娜的秘密……‘你必须知道,戴安娜其实是我的——’”
-
联盟营销站(Affiliate)
靠用户注册、点击、下载或购买赚佣金的网站,常见品类有保健产品、网赚项目、金融产品等。
-
低价电商站
产品客单价低、无复购要求,靠冲动消费成交的电商站点,例如减压玩具、老年用品、情绪类产品(塔罗牌、“情绪戒指”)等。
-
擦边球站点
比如成人内容、虚拟币、偏门保健品、伪装成新闻站的广告页等。
-
情绪内容站
主打奇闻怪事、娱乐八卦、伦理反转等情绪题材的网站,页面有多个跳转广告位,依赖流量变现。
-
信息捕获页(Lead Gen)
常见于抽奖、虚假问卷、心理测试、免费样品等类型站点,需要用户留下邮箱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。
表面上看,是一堆低质狗血的内容在引流,但实际跑通的,是背后的变现路径。不体面,但是很赚钱。
三、信息疲惫时代,谁还能赢?
现在的内容,开头即高潮。
我们刷视频的节奏越来越快,信息流划过的内容越来越短。不是没人讲故事了,是没人听得下去。
极端压缩的结构,在流量逻辑上是成立的,但也带来一个后果:人的信息阈值被不断拉高。
到最后,观众越来越麻木,平台越来越卷,内容越来越空。
在商言商,钩子广告是一种成熟的跑量结构,确实好用。但这种打法并不适合所有人。你有没有能跑的盘子,受众是谁,链路闭不闭环,能不能接受高波动、高消耗。
今天的我们,身处信息时代,判断力被格式化、注意力被商品化。
内容越来越趋向算法喂给人类的“最优解”,注意力成为所有生意的入口,也是最值钱的资源。
你能不能让用户把注意力留在你这里?
你又有没有能力,把注意力用对地方?
保持判断力,也是生存能力。